陸之魚  

策展人日記0603 / 影展倒數26日

下午,在家裡趕著一些欠了許久的稿子。重看了是枝裕和11年前的《這麼…遠,那麼近》。不小心看到了一些對今年影展片單的意見。很奇怪的一天,很複雜的思緒,而我又多了一歲。

當年看過《這麼…遠,那麼近》的印象已有些模糊,這次重看讓我的心中產生了許多衝擊。我一直在思考片中那個「謎樣」的人物,和最後那個美麗卻又帶著千頭萬緒的鏡頭。以這樣的方式省思一個震撼全世界的社會/宗教事件,其實不是批判、不是哀嘆,卻是對人與生命的脆弱,做出更具高度的宏觀。某個程度上來說,《陸之魚》裡同樣似謎一樣的男主角,好像也和這世界難以融入。從創作的觀點和想法來看,屆時我一定會提問伊勢谷友介,《這》片對他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寫到這裡,忍不住想起,若不是因為去年正巧在東京影展看了伊勢谷友介的《陸之魚》,若不是也正好邀到他的前作《迷幻男》,若不是寫了信試著去問問他有沒有可能在影展期間來台灣?……就不會後來又加上了這部他早期與是枝裕和合作的作品。原來,影展的片單取捨,很多時候,也是緣份的安排。

謝謝昨天有位觀眾在我的日記裡下的留言。也謝謝某些本來對電影節充滿憤怒的人今年似乎有了些改觀的回應。其實,今年第二年策展,和去年相比,我的想法和初衷,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兩年的差異,對我來說,可能只有因為去年是一月才接手,所以有些部份的節目其實是之前就安排好的,我也就蕭規曹隨地沿用。但今年突然之間,好像大家對片單的安排有更多的正面反應,反而令我有些不知所措。殊不知大部份的片單決策,好像比較似是「片子找上了我」,而不一定是「我找上了這些片子」。我對影展的想法、觀點、認知、作法,去年、今年,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做「主題城市」,有太多的苦衷和一言難盡。倫敦或斯德哥爾摩,一樣有好有壞,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在有限的資源和現實環境裡,我們盡力做到它該有的樣貌與完整性。希望影迷看得出我們的努力,去年、今年,或者如果有明年,它都會是一樣的心情。

塗翔文 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2年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