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潛規則  

策展人日記 0613 / 影展倒數16日

影展正式進入倒數第三週,我也在持續努力跑宣傳。最近很多人不約而同地問我:「你做策展人第二年,覺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特色是什麼?」

我其實非常開心他們問到這個問題,讓我有機會大鳴大放。今年是我接下這個位置第二年,不像去年根本沒太多沈潛就得提槍上陣,這次我更確立、並落實台北電影節的「主軸」。其實回答這一題,我答的通常不是「今年」,而是「今年起」!講實話,電影節時間落在七月,我們其實四月前就得把節目搞定,所以坎城影展之後的強片與大師名作,基本上都落不到我們頭上。若比起年底的金馬影展,它歷史悠久有傳統,一直以來都是個匯集年度所有名導巨片的園地。

因此,依循著我們本來的強項和優勢,我清楚地認知到,台北電影節就應該是個強調「鼓勵新銳、挖掘新銳」的影展。我們有「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開放全世界的新導演報名參加;讓台灣本土影人成為競賽平台的「台北電影獎」,多年來也都是台灣新銳導演的搖籃。結合這兩個強勢的國際、國內競賽,台北電影節所謂的「特色」,似乎就越來越明顯,也是我所體會到的思考邏輯。

於是,今年我又依此思維,再延續發展出一些相應的觀摩單元,花了很多力氣籌備。比如「聚焦法國新銳」,幾部作品都看得出法國新導演不同於我們的強項,像《命運潛規則》有厲害的劇本架構和演員,把四組同一天有著不同心機的探監者,放在同一場戲裡,讓觀眾看得心驚膽跳;《美麗的刺》幾乎只有一條敘事線、一個命題,卻不需旁白、不用倒敘,甚至靠著精準的影像設計,表達出女主角的內心世界,令人感動;而《鴻孕不當頭》亦有類似的好處,即使情節簡單,卻能清楚地放大出女主角不情不願當上未婚媽媽的反骨心態,以及週遭整個大環境與主流眼光對她的不滿、批判和關懷。

「觀摩」單元的意義,有時候不只是名義上的分類,其實真的是希望大家從中看出門道,發掘各國電影不同的強項和特色。同樣是新導演的作品,在「國際青年導演觀摩」單元的五部片,則全都像是老手一樣練達純熟,甚至讓人不太相信他們是拍第一或第二部作品的導演,「驚喜」程度,只能等待有心人去發掘了。

洋洋灑灑寫這麼多,好像有點太嚴肅了。不過,這是一個策展人的真心話。每個影展,都希望找到自己的特色,找到屬於它特有的觀眾認同。如果「台北電影節」可以在台灣的影展中繼續挺立昂揚,我希望它是這個樣子的風貌光景,也期盼獲得大家的認同。如果你有別的想法,歡迎來留言踢館,我們會繼續努力。

塗翔文 6: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2年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