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日記 0615 / 影展倒數14日

一個多小時前,我才急急忙忙衝上最後一班捷運,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回家。靠著冰冷的金屬柱子,我一下子就睡著了,迷迷濛濛之間,睜眼發現,整節車廂裡的人,有一半都在打磕睡。難道大家都一樣加班嗎?

我覺得好愧疚,留著其他幾位同仁在辦公室繼續苦戰,為了把影展特刊剛出來的一稿校稿完畢,而我因為銜命可以排在明天,做最後一個負責校完稿子的人。謝謝辛苦的美編與文編同仁,前者是第二年合作,默契已更勝去年;後者是數年前邀我在某月刊寫專欄的編輯,那時若沒有她的月月逼稿,後來我也沒機會出第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如今又在影展工作相遇,真是緣份。

更有趣的緣份,來自我們的台北電影獎統籌。這位先生跟我的緣份,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我們十幾年前在大學裡就因為電影相識,後來又進同一家媒體工作,互相cover的是電影採訪;任誰也沒想到,三個月前,我們竟在台北電影節辦公室又做起了同事。我猜,其中一個小小原因,或許真是因為我拚命求他來幫忙,沒想到他會願意拔刀相助。如今水深火熱,實在對他不好意思。

時間與人的緣份,就跟電影情節一樣,說也說個沒完。

因為校稿,因為明天開始有在西門紅樓的熱鬧活動,一堆同事又把辦公室變成24小時便利商店。就在我看稿看到眼睛都快闔上的當頭,忽然我們網路媒宣同學喊了一聲:「明驥過世了!」我心頭一驚,嘴邊剛才還在嘟嚷著「新電影三十年」的專題單元與論壇,居然當年呵護著這些新銳導演有機會拍出電影的關鍵人物,就這樣辭世了。

我在三年前的台北電影獎頒獎禮上,有幸遠眺過明驥先生一次,那年他獲得終身成就獎。今年正巧是我們點出台灣新電影三十週年的時刻,影展裡除了放映《光陰的故事:數位修復版》做為閉幕片,也放映張毅導演三部代表作做為「焦點導演」單元。我們不再做一一盤點式的映演,最重要是想要喚起大家對於這個時間點的記憶,並為「台灣新電影」做出肯定的歷史定位。明驥先生選在此時此刻辭世,對台灣電影界的諸多重要影人來說──尤其是那個時代的中堅人物們,一定是難以言喻的不勝噓唏。

在寫日記之前,我讀了吳念真導演的臉書,紅了眼眶。那《光陰的故事》裡的「成長」,造究了如今台灣電影的成長。如果「台灣新電影」像個孩子,現在也已個是三十而立的成人,而當年的新電影之父,卻選擇靜靜地揮手告別。

塗翔文 1: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2年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