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2012/07/07(日)15:30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
出席:李亞梅(穀得電影公司負責人)
   郭台強(中影公司董事長)
   陳宏一(電影/廣告/MV導演)
   林三元(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
   
周建輝(Yahoo!奇摩媒體傳播事業群副總裁)
   劉思銘(土豆網原創中心總經理)
紀錄:黃祖恩 / 攝影:王玫心

李亞梅:那在這個座談開始之前呢,我想先把我們的概念釐清楚因為題目叫「新電影、新媒體、新商機」,在座談的題目開始之前,我有先跟台北電影節溝通過什麼叫新電影,因為就我所受的訓練,就電影史上的新電影,它有它自己的一個,就譬如說某一個國家在特定的時期出現了一批,在形式風格或美學上相同或關注的主題相同的電影,會產生這樣美學風格或主題一致的電影,通常有一個核心的工作者。

譬如說:像我們熟悉的1940年代義大利主題電影、或是60年代的法國新浪潮,甚至是80年代的香港新浪潮或台灣新電影都是有這樣的元素,所以研究電影史學者稱呼此為「新電影運動」,那在這個時候電影節討論的新電影:指的是在新科技產生的新品牌出現了一種新型態的製作電影方式,那在此把這稱為新電影,其實就是一種新型態的電影,我們先把這個弄清楚再討論的時候比較不會跑出去,那我們可以先請陳宏一導演來談一下,在現在很多的微電影出現時,像是羅志祥也拍微電影,其實在09年陳宏一導演就已經有先拍出了一部很不錯的微電影,就是薇閣小電影,其中請了三位導演來拍,而其中的陳宏一導演拍的送餐服務,好像我昨天上去看有三十萬的點閱率是三者中最高的,身為一個手法比較創新的導演,我還蠻好奇他對於現在不管是口袋電影、手機電影、微電影、微型電影或是在手機收看的種種影片,且身為一個台灣的影像創作者,他怎去看待創作型態跟撥放型態改變的這件事情?

陳宏一:其實我以前拍過很多微電影,但都是在微電影還沒出現的時候。我先講一下微電影是什麼,在我大學時候,我非常喜歡電影,那時候也參加了短片創作社,那時候才知道原來電影可以這樣做,才開始拍片,那時我拍了一部這樣的片,那時叫八釐米,也不小心拿到那時的金穗獎。那之後大概在2005年,有一個手機影展,我就去拍了一個大概幾萬塊拍的一部片,那時iphone也還沒出來就拍的一部片,現在可以看一下片段,因為當時手機很小,所以就拍出在當時的小畫面上顯示出來。在2008年我接到一個案子,就是剛剛講到薇閣小電影,當時薇閣要推出一個新的motel,可能預算沒有太多,所以找了三位導演去拍,而我是其中一部,也找了當時蠻紅的林晨唏,那時候叫做小電影,然後大陸出現了微電影,那之後還會被稱為什麼,我也真的不知道,而這些也都是從micro-film而來的。

然後接下來可以看一個以微電影拍攝的競選廣告,我幫國民黨拍攝的,在這個片子我學到微電影在網路世界上只要是可能話題剛好卡到,或是剛好主角很紅,就會打到網路世界的人,即便劇情很瞎,所以對於網路世界的操作大家不用太認真。而我也拍了mv,國外好像比較沒有區分mv或微電影,而在台灣現在也開始流行一個mv,也要拍攝微電影,去作為一個新興的曝光管道。而我也有拍廣告,而要如何去區分廣告跟微電影的差異,去年我也有一個案子是一間跨國公司的廣告,也想要拍微電影,但他們完全無法放掉廣告的邏輯,認為廣告才是主要的,而微電影是附加的,可是到最後我們片子拍完,在交片後,先給他們看微電影,而客戶看完後也很出奇的順利,好像微電影看的比較長也可以放較多客戶所希望的東西。那我現在講一下我對於微電影的感覺,現在很亂的感覺其實就像是iphone已經取代傳統手機,整個網路下載的興盛,例如itune或是唱片工業的整個改變,就像現在微電影很亂,其實不太可能會不見,但也有可能會因此而改變了整個電影工業。

李亞梅:謝謝陳宏一導演,他真的破題了,我覺得真的亂的要命,像是我剛剛說的新電影的定義,這是有一個很嚴謹的定義或是觀察,讓我回想起07年還在做金馬影展的時候,有一個同事貼給我一個法國的網站,好像叫做口袋影展(Pocket Film Festival),他們認為從電影到電視到電腦會出現第四種新的觀看平台-手機,所以出了一個關於可以適合手機撥放的影展,就像導演剛剛講的Nokia手機影展,而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而微電影也只是這幾年出現的名詞,像是英文叫Micro-Film,而我在想可能是大陸很流行從微字,我們玩臉,他們玩微博;我們玩app,他們玩微系碼;我們拍短片,他們就拍微電影,很亂。

而我們的疑惑就是微電影和短片的差別是什麼?而比較長的廣告的差別是什麼?和mv又有什麼差別?那怎樣的規格可以叫微電影?我們在拍的短片是用電影的規格去製作的嗎?為何不能叫它微電影?那像現在金馬獎有最佳創作短片,會不會有一天有最佳微電影?而這些事情是正在進行的,很亂很亂,但有一天我相信這些事情會塵埃落定,而這就想要問這個產業裡的人,不論微電影、用手機播放的影片、或新型態的電影,這些事情究竟改變了我們的什麼東西?

我最近在讀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像是《轉生術》,在中國大陸開片的首周票房打破了過去紀錄,可是我今天早上才看到一個消息,中國大陸的市場,他們認為現在是萎縮的,要保守謹慎的,在中國大陸的統計有82.5%的影片是賠錢的,在去年上院線的影片只有十部是賺錢的,八部是打平的,放映的一百多部國產影片都是賠錢的,然後以前在橫店拍戲的時候大約是幾十個劇組在搶戲、搶景、搶人,現在是門可羅雀,這是在中國大陸影視產業報告這樣寫的,所以這件事情很有趣,當大陸也抵擋不住進口片,有70%是好萊塢的票房,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證明全世界都抵擋不住好萊塢的電影。再來今年大陸預估可以到達180億這個票房,的確成長,但卻跑去好萊塢的電影,而微電影這樣冒,對於新型態的播放形式的出現,這件事情究竟對於我們的事情會有怎樣的影響?而這樣的難題就要交給我們的郭董事長。

郭台強:謝謝主持人,我覺得剛剛主持人有提到說在中國大陸的電影幾乎90%是虧錢的,我這邊有一個台灣的資料:從2008年魏導的《海角七號》,當時有二十多部國片,台北市票房是兩億三千萬,而魏導花了五千萬去投資;2009年《聽說》大約有一千七百萬,我想有小賺,還有一部片是《白銀帝國》,一千一百九十萬,但是成本超過約三億台幣,所以在09年真的有賺的,我想也只有《聽說》;2010年最賣座大概就是《艋舺》,一億一千六百萬,我想豆導也應該是有稍微靠這部片賺一些,但之後《艋舺》也要在MOD放映,我想這麼快就上電視,可能是票房也真的不是很理想,不然MOD怎麼這麼快就上。我簡單的講大約三十部片也有三四部片是有盈餘的;而2011年大概就是《賽德克.巴萊》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較賣座,所以現在看來到底要投資怎樣規模、成本的電影,如果現在看華人市場如果要到達一億的票房,不論是導演、卡司、劇本都要有相當的水準。那像剛剛提到不論是微電影、小電影,我覺得是一個過程,像我們今天電影節《光陰的故事》修復版作首映,表示說時代在改。

最近我們也開始投資電視劇,像我們合作電視劇的導演也想拍電影,也希望我們支持,就表示是一個過程,不論是微電影、小電影,也希望能夠是大製作,那中影公司目前也還是以投資為主,本身也有後製,那要怎樣把觀眾吸引回來電影院,也是值得去探討,我覺得應該是在不同環境、不同空間、有不同產品的需求,當然網路時代看電影很方便,在家裡就可以,很多人提到有些人是喜歡電影院的聲光效果所以去的,所以還是有存在的空間,像剛剛提到現在好萊塢片子還是主流,那現在是要抗爭還是跟它合作,那要怎樣做區隔,舉例來說像是可以到真善美戲院放一些藝術電影,那這種模式在中國大陸不一定會成功,像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像怎樣去從藝術電影或從市場,市場導向,那我感覺上很多導演、劇組過去在拍電影很少談到市場,所以從市場的角度,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九把刀的故事,是從網路小說創造共鳴,我覺得這如果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的話,甚至能夠觀眾、族群,像是facebook、twitter的tool部分很能夠把電影的通路創造出來。

那中影公司我們也希望做電影之外,現在也有投資電視劇,那微電影的部分我們會關注目前產業的現況,那不管怎樣都是一個投資,希望能夠從中獲利,不能獲利就不能生存,那從獲利的角度去看市場、去看作電影,這還是一個必須去考慮的因素。

李亞梅:謝謝郭董,這的確是我們拍了十幾年電影,在台灣不太賺錢,在這個環境非常辛苦,我認識的導演每一個都負債(觀眾笑聲),後來我都跟那些負債三四百萬的導演說,你不用拿出來說,真的說不贏人家(觀眾笑聲),那當你的環境不好,留下來拍電影的只剩下一些理想份子、知青、文青、憤青,過了這拍電影的十幾年,的確要改變這思維、賣電影的方式,老實說台灣的電影產業界能夠有這樣的想法、洞見其實不多,所以其實我們很期待台灣其他產業把其他觀點或相關的新知識或技術帶進來,展開新的局面。

剛剛有講到新的網路資訊改變了現在台灣拍電影的方式,我非常認同,第一個就是說這樣資訊的傳遞,讓很多年輕人對於拍電影這件事能夠有很多的創意出來,第二點我昨天看到一份統計數字,世新大學做了一個調查,就在五大媒體使用行為上面,目前為止大家使用頻率占最高的還是電視,網路媒體首度打敗了報紙,使用網路的比例高達74.9%,四大報掉到了67.7%,我們接觸網路媒體的機率超越了平面媒體,所以剛剛有說到大家在網路上拍一些影像這些東西的機率也越來越高了,所以某種程度它也表示了觀眾收視的某種習慣,那拍片的技術門檻低,你可以放在網上,大家可以在網路上看東西,也培養了觀眾某種觀影的習慣,這對電影來說,也是件好事。

然後我們也期待中華電信的MOD或是蘋果的電視,這些頻道拍出來之後可以讓我們電影的周邊可以賣得更好,可是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剛好這兩天讀到一些資訊,就是因為中國大陸提到電影投資,歡迎大家來投錢,發現拍的電影其實有一大部分為短片類的,包括網路媒體的採購價,所以假設網路的媒體使用機率變高了,網路變成了一個電影產業很重要的收入,可是現在這個價格往下掉了,這是怎麼回事,那剛好今天請到了土豆網的原創中心總經理劉思銘,他在這一塊是非常熟的,所以可以幫我們談一下:就是新的電影製作方式,不要說改變觀眾的觀影行為好了,那對台灣或大陸的電影產業的影響是什麼? 

劉思銘:大家好,我是劉思銘。首先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內地的狀況,那大陸的生態是非常有趣,在2006年的時候,有Youtube的時候,中國視頻網站將近有四百家,到2007到2008也有將近四百家,到現在檯面上的視頻網站剩下10家,所以它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中國的市場很大,但是在互聯網上以視頻為主要營運產品的網站獲利是非常微利的,因為它唯一的方式就是說它得承受頻寬的成本,再加上版權意識高漲,所以採購的成本還得負擔頻寬的成本,它是重成本的投資,剩下再加上同質性的競爭太高,這兩年整個互聯網的整併的時代來臨了,雖然整體的未來性是看好的,但是太多家在那邊分了,再加上前兩年整個自有市場太多資本的進入時,所以產生了一場價格採購的競爭,所以這樣看,這兩年微電影之所以風起雲湧,我想大陸的視頻網需要負起相當大的責任就是導演說的非常亂,為什麼非常亂呢?

微電影是一個真正屬於視頻網的產品,剛剛談到視頻網是一個重成本,是一個微利,第三個是供應鏈很少,做戲劇、做節目本來供應就不夠多,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從平台的思維跳到媒體的思維,要變成媒體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產品、自己的態度,所以視頻網被逼到一定要做內容,還有剛剛有講到視頻網的商品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CPM,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上過土豆去看,前面有一個十五秒不能跳過的廣告,那很重要,如果沒有那個,我無法坐在這裡跟你們講話(觀眾笑聲),那是我們唯一獲利的模式,那你看微電影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一般來說,我看一部一個小時的片,假設前面十五秒的CPM,看完後,看個兩分鐘,再來個CPM,你是不是會很不爽,你希望不要被打斷,那按照頻寬成本這件事來說,我要提供你六十分鐘的頻寬成本,跟十分鐘的頻寬成本,哪一個比較便宜,當然是十分鐘的,所以從這兩件事看來微電影勢必是我們未來經營的核心。

再來就是差異化的內容,之前我在中國大陸時每一個視頻網站都看完的時候,最後都分不清楚哪一家是哪一家,因為大家都一樣,所以做出我們的差異化很重要,最後當然是要打造付費的模式,根據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付費,關於自製內容的部分,嘗試了很多東西,最終都希望能夠打造顧客付費的模式,曾經也想過做電影,但也做不過好萊塢的一些大廠,也曾想過做連續劇,也做不過電視台,所以視頻網未來就是要作微電影,那這個微電影除了可以製造顧客上架的費用之外,還可以創造更多元的付費模式,這是它的廣告價值。

 「新電影、新媒體、新商機」論壇紀錄(下)請點此觀看

 更多論壇紀錄請看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2年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