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7/09(一)12:40
地點:新光影城
出席:大塚龍治(製片+攝影師)
紀錄:賴宜蓓 / 攝影 蔡明村
主持人:大塚先生其實國語說得很好,他等一下可能會國語日文交錯使用,我們先請他跟大家問好,然後也跟大家講一下導演為什麼不能來的原因。
大塚龍治:大家好,今天天氣非常炎熱,謝謝大家來觀看這個片子,很抱歉導演他這個月回上海,懷孕大概兩個星期,所以這個片子今天是亞洲首映,她也很期待過來看並且跟著各位交流,但是沒辦法,所以我代替她來,而且我是她的丈夫,比較了解她,所以可以問我由我來替她回答。
A1(大塚龍治先生):這部電影是根據導演她自身發生的故事並且由導演她本人來撰寫這個腳本,這個腳本除了她本身的個人經驗外,也有很多她回憶中記得的事情,但是我跟他在閱讀這個腳本的時候,就根據這件事情的事實有特別的去注意,其實關於這件事情的事實,導演本人也一直沒有辦法說出口,但是她為什麼會拍這個電影呢?因為她覺得在中國有很多女性有相同的經驗,所以他就下定決心要製作這部電影。
Q2(主持人):我非常喜歡這個電影裡面非常清楚的屬於女性的觀點跟觸覺,身為這個電影裡非常重要的創作者之一,你有沒有在表現電影的部分的時候,有提出很多男性的意見跟男性的看法,還是你大部分都是尊重導演的決定?
A2(大塚龍治先生):女生的生理就是月經的這個部分,其實是不太了解的,所以當時我對這件事情就算再怎麼思考,好像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但是關於我沒有辦法理解的部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很真實的呈現出來,所以都已經把不必要的情節都去除掉了,當然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是拍了很多,但是在剪接的時候,就盡量要跟要跟女主角本身的感覺以及情緒要有所連繫,才會留下來。
Q3(主持人):我特別對電影裡面的一些鏡頭拍攝方法給感動,比方說那個女生如何跟他的下體以及月經或是懷孕這件事,那是一個很特別的攝影機運動方法,他是很清楚的覺得要用這樣的方式去逼觀眾去看這件事嗎?
A3(大塚龍治先生):沒有錯,首先去看女主角她的內褲還有她生理用品的部分,其實就是這個女孩子他看到的東西,看到的角度,然後我其實就是想要讓這個女主角看到的角度跟觀眾看到的角度是一樣的,這是我的用意。
Q4(觀眾):我比較好奇的有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就是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象徵,就是石頭,那時投相對於雞蛋好像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可是經過顆印章這件事情後他好像變的有生命,然後另外一方面就是電影裡面一直在強調遺照的這件事情,所以我很好奇就是,導演會怎麼去想,比方說遺照、刻印,這些好像去圖像化一些東西,跟生產這件事情之間的關係。
A4(大塚龍治先生):首先我要解釋的是就跟這個電影的名稱一樣,石頭跟雞蛋一定是要一組的,因為這個片名是導演取的,這個女主角他的心像雞蛋一樣很脆弱,是溫暖的,但他也是有可能像石頭一樣堅硬,因為這整部電影的出發點,所以接下來才會發展出印章,因為有印章拿來跟雞蛋交換,所以我們當初想的就是要盡量去表現這個少女他的心情跟想法,所以就會用石頭、雞蛋來表達影片。
Q5(觀眾):我想問一下紀錄上的事情,以一個數位拍攝的作品來說,這個片子的音效有點驚人,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他是一個完全現場收的東西還是有做比較多的後製?
A5(大塚龍治先生):首先畫面是用數位拍攝的,聲音則是在現場錄的,但是在後製的時候大概有百分之七十是重新製作那個聲音,製造這樣的音效,譬如說蓋印章的聲音還有女孩子很細微的動作,例如紙的動作,那些都是後製作出來的。
Q6(觀眾):想請問一下分鏡的考量是什麼?
A6(大塚龍治先生):首先拍攝機擺放的位置都是由我來決定的,因為事實上導演跟演員的溝通非常的久,不管哪一場戲都花上很多時間,所以當導演跟演員在溝通的時候,我就到四處去找一下景,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拍攝之外,因為導演跟演員溝通時,我大概也了解一下接下來要拍的內容是什麼,所以我覺得在旁邊開始想這場戲的重點要擺在哪裡。因為這個女主角她的表演都很安靜,所以說攝影機的高度還有畫面的亮度都要非常慎重的考量,所以我在想的是,要怎麼透過透過畫面去表達這個女孩子他的心境,那因為這個演員不是專業演員,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換鏡位,所以他的演技只能夠演一次,基本上一場戲就是一個鏡頭,電影裡頭的場景事實上就是導演的出生地他的故鄉,人在死之前要去拍遺照,這是這個農村的習慣,其實在中國各地都有這樣子的一個習俗,最初這個故事有一部分,就是這個女孩到處送遺照給大家。所以我們想要表達她原本的生活習慣,所以這部分並不是我們幻想出來的,而是真實的故事,像是片名叫做雞蛋與石頭,他比較大的層面來講,象徵著生與死。
留言列表